欢迎光临半岛体育官方网站下载/半岛中心专业的全自动包装设备生产厂家

半岛体育中心不断听取客户建议并提升包装设备

APMGT-让自己成为专业的包装机供应商


家联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3-10-14 00:38:45 |   作者: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下载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受到俄乌军事冲突、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提高速度有所放缓,国际地理政治学形势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导致国际市场终端需求变化,大宗商品的价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随着各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积极通过实现原材料的进口替代、本地化供应来降本增效,同时应对国际贸易竞争中产生的供应风险及价格波动。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型公司能够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北美地区作为公司最主要的销售市场,若今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继续扩大加征一定的关税产品的范围,有一定的概率会涉及公司对美出口产品,客户有可能要求公司适度降价以转嫁成本,会导致公司来自海外的出售的收益和盈利水平下降,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日用塑料制品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将朝着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产业体系将逐步优化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与设备密集型转变,市场空间仍然较大,产值可保持比较高增速,塑料制品业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在稳步推进。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理念的改变,对于日用塑料产品,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慢慢的变多的人偏好轻巧、便捷的日用品,而塑料具有重量轻、可塑性强、制造成本低、功能广泛等特点,日用塑料制品愈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餐、茶饮店等行业快速扩张,对塑料餐饮具等日用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此外,大型餐饮店、茶饮店等对于餐饮具的要求也较高,只有规模较大的厂商才能满足其质量的要求。在可预见的未来,行业内资源将进一步整合,行业集中度也会促进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开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后,中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出口规模也会同步提升。

  塑料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往往与所在地经济发达程度相关,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等地人均年消费量较高。由于生活习惯、消费理念的影响,发达地区餐饮多以快餐为主,塑料餐饮具为速食餐饮提供了便捷性服务;居家方面,轻便、易移动的塑料家居产品则便于人们对物品进行快速地收纳与整理。近年来,随着中国、东南亚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生活节奏加快、消费意识逐渐改变,日用塑料制品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从产量上分析,近年来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平稳增长。自2018年以来,包括“限塑令”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塑料工业产生了一定冲击,日用塑料制品也受其影响增长速度减缓,但整体来看日用塑料制品仍处于增长状态。这种情况主要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分析。内部因素上,严格的监管政策倒逼企业转向环境友好型,特别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外部因素上,快速增长的快餐、团膳和家居市场为日用塑料制品行业带来了巨大需求。长期来看,严格的环保政策将助力本行业的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能,而强劲的市场需求则部分对冲了政策监管对产量带来的短期不利影响。伴随着下业持续有力的需求,当前产量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从需求上分析,我国日用塑料制品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首先,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将加快居民的生活节奏。得益于此,快餐、团膳类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快车道,其对餐饮具的需求量逐步扩大。其次,居民稳步增长的收入水平也使人们在家居生活用品方面的关注点从简单的实用性向兼顾美观与实用性延伸。日用塑料制品成本低廉,轻便美观,替换周期相对较短,与新形势下消费者消费偏好高度贴合,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此外,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开辟,日用塑料制品的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从技术水平和竞争格局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日用塑料制品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厂商众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包括塑料餐饮具、塑料家居在内的行业内各领域。未来,“禁塑,限塑”“双碳行动”等政策的稳步推进和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将共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与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将被逐步淘汰,具有领先优势的头部厂商将获得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随着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和塑料回收体系的持续缺位,“白色污染”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可降解塑料通过光、生物等途径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完成碳循环,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替代品。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现已广泛应用于餐饮、日常家居、包装等领域当中,其中,塑料餐饮具的较大需求量已成为推动生物降解塑料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多个国家出台了限制传统塑料制品使用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出于生态保护的考量,也相对更愿意购买和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预计2018-2025年将以12.8%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5年达到67.1亿美元。

  2014年以来,法国、德国、新西兰、西班牙、冰岛等国家和地区针对塑料制品提出禁限塑时间表,并提出采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传统塑料袋,世界其他各地也积极推进禁限塑进程。

  2022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来自17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环境部长和其他代表批准签署了该决议。决议指出,建立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涉及塑料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其生产、设计、回收和处理等。因此,随着禁限塑政策逐步的推进,可生物降解的纸制品与塑料餐饮具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2020年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21年1月1日起,将针对部分场所、行业和地区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塑料吸管等。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充分考虑竹木制品、纸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推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有序发展。

  2021年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明确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2021年1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未来15年的远景目标,以引导重点行业进一步细化落实。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布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围绕发展目标,从供给水平、产业结构、绿色低碳、数字转型、产业安全等5个方面,提出了高端化、合理化、绿色化、数字化、安全化的“五化”重点任务。其中促进产业供给高端化重点任务中提到,积极开展可降解生物基材料、碳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发展绿色化重点任务中提到,要加快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推进生物降解塑料的产业化与应用。

  2021年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要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大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推动可降解替代产品应用,加强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广可循环绿色包装应用。开展海洋塑料垃圾清理整治。

  2022年5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塑料污染治理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塑料污染治理8大主要任务:塑料制品源头减量行动;重点领域督导行动,加大可降解塑料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加大塑料购物袋、农用薄膜产品综合执法;2022年6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及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引导企业通过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等方式增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202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 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陆续密集颁布的限禁塑政策彰显了我国政府治理“白色污染”的决心,限制或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鼓励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制品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进程。

  同时,受益于“双碳”目标逐步推进,生物基可降解制品需求得到提升,随着“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设立,低碳经济成为未来趋势。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通过“生物质—生物基产品—循环利用或燃烧—CO2—生物质”可以形成完整闭环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减少当前石油路线生产塑料的碳排放。根据《中国塑料的环境足迹评估》的研究,以接近国内PLA的生产环境为前提,PLA产品的碳排放系数远低于PE、PP、PBS、PBAT等石油基塑料产品。随着“双碳”目标逐步推进,PLA产品能够有效替代以石油基传统塑料构成的高碳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环保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下业消费升级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出,行业内的优势厂商将凭借其长期积累起来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客户优势、生产优势等,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

  中国塑料加工业协会指出,未来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将持续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塑料行业环保政策趋严和高端化绿色化进程加快将持续为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赋能。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有望实现成本的下降与性能的提升。生物降解塑料将在我国塑料工业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生物全降解材料及制品、塑料日用品(包括餐饮具、耐用性家居用品等)及植物纤维制品,其上游主要为化工行业、制糖制浆行业及机械制造业,如塑胶原材料供应商、蔗渣浆供应商和注塑、吹塑机等设备供应商。2022年开始,在能源短缺背景下,国际油价在2022年经历过山车行情,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初大幅攀升至2008年以来的高点,随后高位盘整,对行业的业绩造成拖累。塑胶原材料价格与原油走势密切相关,主要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利润总额1,644.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达5.6%。

  下游主要包括餐饮、连锁商超等行业,最终可应用于家居、快消、餐饮、航空等领域。此外,各国监管措施、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对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对以上行业餐饮具的选用提出了新的需求,倒逼行业加速以生物降解材料制品为主的安全、环保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公司为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全国生物基全降解日用塑料制品单项冠军产品的生产企业。公司持续投入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10余年来,攻克了PLA材料耐温、耐摔等技术难题,目前已拥有160余项国家及国际专利技术,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其中,国际标准《可堆肥吸管》、国家标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由公司牵头制定。公司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家居用品专委会副会长单位。公司产品获得十多个国家的或地区的产品质量认证,在行业内产品率先通过食品安全管理认证和国际零售业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认证,公司生物全降解产品则通过BPI、DIN、ABA降解认证;公司的植物纤维产品通过了TS16949体系认证,产品质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GB36787-2018);公司的其他产品也通过了CE、FDA等各类认证,是行业内较早通过相关认证的企业等。曾荣获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塑料家居)十强企业、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降解塑料)十强企业、中国塑料加工业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荣誉。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餐饮具、耐用性家居用品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居、快消、餐饮、新茶饮等领域。公司产品的主要客户来自国内外知名的商超、餐饮巨头,是国内外优质塑料餐饮具、家居用品及生物降解产品的重要供应商,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随着环保要求趋严、产业结构升级、行业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公司将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和口碑以及丰富的渠道,进一步巩固其领导地位。同时随着“以消费者为核心”经营理念的普及,为应对复杂多变的需求和市场环境,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持续提升设计和定制水平,持续保有市场竞争力。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将持续建立健全相关环保法规,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塑料的限制以及对塑料制品企业的要求,公司也将完善研发资源配置,加快生物降解新材料、新模具、新工艺及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环保的一次性餐饮具及家居用品。

  针对相关限塑政策,公司采取了①开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替代产品,如生物降解材料吸管、纸吸管、直饮杯盖等产品;②开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替代产品,如生物降解材料餐具等产品;③开发家居用品等非一次性塑料产品;④开发生物降解膜类产品如生物降解塑料袋、生物降解包装袋;⑤开发植物纤维制品替代对应的塑料餐饮具制品,如快餐盒、杯碗盘、刀叉勺等产品,来应对已有产品受到禁塑政策的冲击,力争打入已经/将要被禁止的不可降解塑料日用品市场。报告期内,上述产品均已实现销售。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也未发生因关键技术人员离职、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的情形。

  生物全降解材料的改性技术方面,公司生物降解材料改性及制品制造技术先进,为全国生物基全降解日用塑料制品的单项冠军的生产企业,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与主要参与者;公司较早布局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及其制品领域,生物降解材料产品通过多项主流认证并实现持续稳定销售,具备先发优势;公司兼具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产品制造及模具制造能力,对于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产业链条的覆盖较长,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控制生产成本。

  在大规模智能制造生产技术方面,公司聚焦于定制化产品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效率提升,通过自主开发或引进自动化、智能化配套设备,实现了制造过程中的生产自动化、关键节点中的监控数字化与管理中的决策智能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一线生产人员数量,优化公司人员结构,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出它们的利用效率与生产能力,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300832)的深度融合。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授权有效专利24项,3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有效专利共计168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其中境外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设计专利80项(其中境外专利12项)。公司主持参与了1项国际标准、主持和参与了1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及8项团体标准的制定。突出的技术与工艺优势有助于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品牌在国际塑料餐饮具及家居用品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了客户以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较强的客户与品牌优势。

  公司的知名客户群为公司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此类客户具有涉及产品性能、外观、包装等多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需求往往远高于行业标准,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与全球大型知名客户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有利于公司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需求动向,并在产品设计中快速做出反应,保持持续领先的行业地位。另一方面,知名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普遍具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不会轻易更换已通过完善、严格筛选后的优质供应商,具有较高的客户粘性,有助于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此外,通过与知名客户合作,也能有效地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形成广泛的市场影响力,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拓展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目前在餐饮具及家居日用品两大品类中可生产上万种不同类型及规格的产品,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了餐饮、新茶饮及居家生活的多个方面,能为客户提供多品类、一站式的采购服务。由于公司产品种类多样,在满足不同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对公司的生产部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公司为此组建了管理能力强大、紧密合作的生产管理团队,可以实现计划、生产、控制等各环节的高效系统化管理,能根据市场需求编排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进度、库存、质量和成本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高效率高质量地配合市场营销和研发设计的要求调整生产计划,科学地进行生产管理。

  在产能方面,一方面,公司通过购置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设备以持续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和智能化水平,运用信息系统实现销售、采购、生产等各业务环节的高度集成和信息实时高效的传递;另一方面,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合理的进行产能布局,同时有效地改进生产线,通过开发叠层模与多件模并投入规模化生产,通过提升生产、分拣与包装速度以扩大产能,目前产能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依托公司坚实的技术研发能力、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公司生产的产品性能稳定、品质卓越,并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在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始终把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意识置于首位,构建了一套符合产品生产工艺特色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在产品研发、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成品检测、出货检验、售后回访等各个环节均实施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依靠信息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充分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质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7,601.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22.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15,532.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21%。主要原因系: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贷款减少,存款增加且人民币汇率贬值。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按产品类型分类,塑料制品165,803.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39%,生物全降解制品14,001.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38%,纸制品及其他17,796.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85%;在保持塑料制品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大力发展生物全降解产品、家居用品、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植物纤维产品等领域的业务,在顺应和引领着行业变革的同时也分散了业务风险。

  日用塑料制品业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属于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行业。塑料制品的消费量与所属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相关,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等地的消费量较高。由于生活习惯、消费理念的影响,美国的餐饮多以快餐为主,餐饮具也以一次性为主,因此每年的日用塑料制品消费量巨大。近年来,随着中国、东南亚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节奏加快、消费意识的改变,日用塑料制品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各地限塑令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用塑料制品的产量,促使厂商转向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限塑政策使得本行业内部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大型厂商研发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也方便国家统一监管。由于近年来快餐外卖、家居用品等快速增长,日用塑料制品需求爆发,对冲了一部分政策监管对产量的不利影响,使得总体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达到651.10万吨,接近历史峰值。2021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累计产量为701.53万吨,同比增长7.75%,创历史新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塑料制品产业结构调整得到加强,但低端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突出,低端产品价格战压缩了利润空间,高技术含量产品不多且不能满足需求,相当部分先进技术产品仍需进口。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有较高份额,但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呈现出常态化特征,出口型企业产品出口难度和风险加大。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企业众多,市场化程度高,整体集中度不够。如2022年塑料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0,271家,营业收入为22,853.00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为1.13亿元。从生产的区域分布来看,国内塑料制品生产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2021年,华东地区塑料制品产量3,696.28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46.18%。华南地区发展迅速,塑料制品产量1,634.36万吨,占比20.42%。华中地区塑料制品产量1,007.66万吨,占比12.59%。其他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均在千万吨以下,其他地区合计占比20.8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于日用塑料产品,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和水平的提高,快餐、茶饮店等行业快速扩张,对塑料餐饮具等日用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此外,大型餐饮店、茶饮店等对于餐饮具的要求也较高,只有规模较大的厂商才能满足其质量的要求。在可预见的未来,行业内资源将进一步整合,行业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随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开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后,中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出口规模也会同步提升。

  生物降解材料制品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成本较高,政策尚未大范围强制推进。但相比传统塑料制品,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的利润水平更高。目前行业内领先企业具有一定技术积累,正在积极划分赛道并确立领先优势。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涉及共混、聚合等多种不同工艺流程,各技术参数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功能指标和可降解性。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厂商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与开拓营销渠道等方面。

  随着各国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内逐步走上正轨和快速路的“双碳行动”,生物降解材料的使用与推广成为必然趋势。以公司为代表的,拥有丰富行业经验、领先技术水平和优质客户群体的头部企业将进一步从不断增长的市场中获利,保有广阔的利润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偏好轻巧、便捷的日用品,而塑料具有重量轻、可塑性强、制造成本低、功能广泛等特点,日用塑料制品愈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塑料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往往与所在地经济发达程度相关,发达国家如美国、比利时等的人均年消费量较高。由于生活小习惯、消费理念的影响,发达地区餐饮多以快餐为主,塑料餐饮具为速食餐饮提供了便捷性服务;居家方面,轻便、易移动的塑料家居产品则便于人们对物品进行快速地收纳与整理。近年来,随着中国、东南亚等国家经济的迅速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生活节奏加快、消费意识逐渐改变,日用塑料制品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全球塑料行业稳健发展。尽管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和各国政府部门出台的限制性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塑料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这也倒逼行业内企业加快环境友好型塑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进程,从长远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未来,制造过程和产品的环境友好、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和产品应用的多样化将有望成为塑料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本世纪初以来,降解塑料,特别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我国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物基合成材料规模化生产。2016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生物降解塑料工业的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刺激:将强化轻工基础能力作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在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工程中重点发展生物降解材料及产品;在基础性创新平台及共建工程中注重食品接触塑料制品安全体系建设,并将塑料制品工业作为耐用消费品领域的主要行业发展方向,推动塑料制品工业向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同时,“限塑令”等环保法规的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塑料制品的生产。由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长期积极引导、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根据欧洲生物塑料与nova-Institute合作汇编的最新市场数据,预计全球生物塑料产能将从2022年约222万吨增加到2027年约629万吨。未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相关生物、化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新应用场景的日益拓展,生物降解塑料将逐步取代传统不可降解塑料并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市场上的生物降解塑料按主要成分划分主要包括聚乳酸(PLA)、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淀粉基(Starch-based)生物降解塑料等。近期在《中国塑料》期刊中发表的《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现状》一文中指出,就PLA的生产情况看,目前全球每年产能约30万吨,建设中产能约130万吨;PBAT、PBS等其他主要生物降解材料目前全球每年产能超过50万吨,建设中产能超过200万吨。2022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产能达到200万吨左右,并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根据欧洲塑料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基塑料约占每年生产塑料总量的1%,2022年全球生物基降解塑料产能大约为222万吨。购物袋和农产袋、食品包装及餐具、堆肥袋、泡沫包装、农林园艺、纸涂层是中国可降解塑料最主要的几大下游消费领域。

  从区域市场分布上看,GrandViewResearch分析显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最高的预测增长率。高速稳定发展的经济、政府和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人口基数带来的巨大市场正共同为这些区域的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提供助力。随着全球环保要求的逐渐严格,生产技术的逐渐普及,作为塑料材料中的“新成员”,降解塑料将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从全球市场角度看,尽管淀粉基目前占有最大份额,但PLA、PBS/PBAT和PHA材料是生物降解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PLA和PBS/PBAT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以及相对其他降解材料更低的价格和成本,目前市场占比较大,是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的主要产品。PHA的性能优异,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昂,故暂时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领域。若PHA的生产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进一步降低,其有望将成为一种成本可被市场接受的多应用领域生物材料。

  相对于其他材料,PLA强度较高、热塑性较好、透明度较高、生物相容性较好、耐候性较好、应用领域较广,在部分应用领域内具有显著的优势,并且PLA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资源,碳排放远低于传统石油基塑料,甚至零排放、负排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LA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的用途,相对低廉的制造价格在生物降解材料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整体而言,PLA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领域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之一,在短期内不具备被其他生物降解材料完全代替或淘汰的可能性。

  此外,公司不是原材料生产商,而是产品加工商,公司现有的注塑、吸塑等设备,既可以使用传统塑料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亦可以使用生物降解材料进行产品生产。可根据政策和行业的变化灵活运用不同原材料生产同类产品。且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实现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的规模化生产,工艺成熟,在生产工艺变化不大、需求市场重合的情况下,材料方面的变革对公司经营和地位的不利影响较小。

  公司将不断的提高家联科技的品牌价值,科学、有序地推进“新材料家居用品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着力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新材料和家居用品制造商”的企业愿景,完成“开发和制造更环保、更安全、高性价比的新材料和家居产品,降低碳排放和碳足迹”的企业使命。

  公司将通过实施专业化、低成本战略,逐步形成一次性餐饮具、家居日用品、新材料三大业务并驾齐驱的格局,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在一次性餐饮具行业具有全球领导地位的超一流企业。公司具体规划如下:①成为掌控技术及产品关键专利技术,具备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制造能力的领导企业;②家居用品产品逐步进入全球各大商超的视野,依托公司已成熟的渠道,大幅提升家居用品市场占有率;③在全降解制品领域成为国际领先企业,实现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成本领先和品牌领先;④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行业领先客户的首选供应商,并通过持续研发和推广生物全降解产品,成为环保、健康、美好生活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在现有生产制造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提高生产信息化程度和工业物联网建设力度;公司将在现有生产制造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力争构建一个配套设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具备规模化定制化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体系;在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合格率的同时,提升生产制造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加生产的弹性,提高生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生产制造的规模效应,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人均产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推动公司由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公司持续进行设备工艺创新,加大生产智能化相关的技术与设备投入,大力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智能制造,不断优化和改造生产线,对新建车间及现有车间进行升级与改造,实现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智能化、关键节点中的监控数字化与管理中的决策智能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一线生产人员数量,优化公司人员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目前已有新材料、吸塑等多个数字化车间。公司的数字化车间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为主线,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为核心,企业资源计划(ERP)为支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再通过自动输送线、自动印刷机、自动装箱、自动封箱、码垛机器人、自动导引运输车等实现全自动无人化。公司数字化车间多关节机器人覆盖率已超过76%,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公司将建立健全通过政府引寻、市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的企业创新体系;积极整合内部及外部研发设计资源,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优秀设计师等开展长期合作,持续引进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高端人才,优化和改善软硬件设备,创造良性互动的技术开发与创新环境等方式,逐步将研发中心打造成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改造、产品检测检验为一体的行业领先现代化研发中心,进一步夯实巩固公司的研发优势;持续聚焦全降解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力争在其理化特性的改善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产品设计方面,公司将紧跟市场需求,重点对餐饮具产品、耐用性家居产品及生物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品和植物纤维制品等方面的研发及工艺进行探索,不断优化产品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积极提升产品性能,促进现有产品的改进换代。

  公司将持续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重点发展美国、澳洲、欧洲市场,并逐步开拓其他国际市场,通过和更多世界顶级客户合作,凭借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高创新度的产品,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继续加强跨国大型零售商、餐饮巨头对公司产品质量的认可度;同时加大国内市场投入,凭借公司强大的生产和运营能力,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优先开拓大客户,迅速打响品牌知名度;同时在面临国内行业变革的窗口期,加大投入,快速发展电商业务,在90后新的消费需求形成趋势及普遍的消费升级过程中,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和消费体验,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抢占国内市场,力争做到国内与国外业务并驾齐驱。

  公司将全力完成IPO募投项目、浙江家得宝、杉腾亿宏及广西绿联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加快公司在全降解产品及家居日用品的产能扩充,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板块,迅速扩大产能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要持续保持公司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人才是关键。公司将从各类渠道引进研发、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同时与国内的知名高校建立密切联系,从中选择公司需要的优秀人才,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公司的人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

  本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业务水平培训,加快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人才。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壮大充实研发中心人员队伍,提高研发能力,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推广使用先进生产技术,为生产经营做好支持。

  公司当前统一思想,在绿电购买、淘汰落后产能、成本节约、生产效率提升、文化宣导、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大力行动,定目标、定计划、促行动、公示反馈,努力参与和推进公司“双碳行动”,一方面是公司的战略级客户将公司定为包装类“供应商减排试点单位”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家联企业使命要求“减少碳排放和碳足迹”。

  公司管理层认为,“双碳行动”并不是要增加企业负担和成本,相反,通过“双碳行动”的持续推进,既可以淘汰行业落后产能,鼓励像公司这样的先进工厂,同时也可以加速企业向“中国制造2025”目标前进,更重要的是,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实现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彰显企业的社会价值。同时,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资源,碳排放远低于传统石油基塑料,甚至零排放、负排放;其次,它在使用废弃后以生物降解方式回归自然,不形成白色污染,也不用担心变成微塑料颗粒经食物链侵入、危害人体。因此公司生产的全降解制品在满足限塑、禁塑政策的同时,也积极履行了减少碳排放和碳足迹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使命。

  因此,公司通过“双碳行动”的契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智能智造进程、贯彻精益生产思想、杜绝浪费、向全体家联人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并贯彻到行动,将是本年度甚至未来十年持续行动的经营规划。

  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发投入、产品升级、产能扩充、市场开拓等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上市后为公司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也为公司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加快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迅速扩大公司规模,壮大公司综合实力。

  公司将集中精力重点做好募集资金项目的建设,同时加快新收购公司的资源整合及产能扩充。公司将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用途使用资金,加快募投项目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发展规模效应,巩固市场地位,并进一步加强研发建设,增强研发实力,保持技术一马当先的优势。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到公司战略管理层面,致力于建立稳健且有效的ESG管理架构,成立ESG委员会及ESG专项小组,从董事会决策层到各部门执行层,理清公司不同部门的职责、角色及责任,确保与ESG议题相关的决策融入到公司的战略发展布局并得到一定效果执行。

  公司致力于在双碳与禁塑令双重大环境趋势下,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坚持绿色发展,稳健经营,实施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与内控体系等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节能减排,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优产品及服务,为社会贡献绿色环保力量。

  公司生产主要使用塑胶原材料。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成本中塑胶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50%。塑胶原材料价格变动是导致公司产品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价格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公司塑料制品主要采用塑胶原材料,塑胶原材料的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整体呈现正相关。报告期内,受俄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全球贸易失衡,供需错配下导致原油等化石能源价格突破上行,创下历史高位。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塑胶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若未来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而公司未能及时向客户转嫁原材料成本持续增加的压力,将可能存在产品毛利率下降,业绩下滑的风险,导致公司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行业相对成熟,具有原材料价格透明度高、市场供需关系较为稳定、厂家利润率绝对水平不高等特点。因此,厂家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向下游客户传导具有行业基础、商业合理性。公司已建立产品价格管理制度,会根据成本、费用项目的波动情况,在市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及时更新对客户的报价,与客户协商调整价格。但在实际业务中,在塑料制品生产厂家可接受的利润率范围内,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向下游客户传导的一定时滞和不充分,主要由供需双方的谈判能力、市场状况、策略等因素决定;下游客户如突破厂家可接受利润范围,则可能造成交易无法达成、在市场上难以获得供应的后果。

  当前公司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另外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俄乌冲突”局势尚不明朗,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若上述突发宏观事件及地缘政治局势无法好转或稳定,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将对外卖、快递、电商、家居零售等行业造成全面冲击,消费信心下降,导致市场需求萎缩,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宏观经济的波动风险有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目前,“禁塑,限塑”已成全球共识,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在限塑禁塑方面展开行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推出了自身的限塑料法规如欧洲地区,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征税收费,一种是彻底禁止使用。目前境内外限塑政策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并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国内外市场整体并未有过度高压政策,过度阶段相对平缓,但仍不排除突然政策和执行力度收紧,产生的市场波动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随着后续限塑政策的推行,公司具备以下竞争优势:公司作为全国生物基全降解日用塑料制品的单项冠军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与主要参与者;较早布局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及其制品领域,生物降解材料产品通过多项主流认证并实现持续稳定销售,具备先发优势;同时技术与生产覆盖材料改性、产品制造与模具制造环节,产业链较长,产品线丰富,产能较大,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与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的全降解制品包括刀叉勺、杯、盖、吸管、膜袋等都有成熟的技术储备;同时公司兼具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产品制造及模具制造能力,对于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产业链条的覆盖较长,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控制生产成本。

  公司现有的注塑、吸塑等设备,既可以使用传统塑料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亦可以使用生物降解材料进行产品生产。同时公司已拥有成熟的生物降解材料改性及制品生产技术,在使用原生产设备、更换原材料进行生产的情形下,无须额外增加大笔资金投入。后续限塑禁塑进一步趋严,影响客户需求的产品结构,公司可以及时调整相应原材料进行生产。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政策变化,紧跟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深挖老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其他优质客户,加强生物全降解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推出新的降解、环保产品以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同时扩大公司各板块业务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全球经济环境、中美经贸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等因素将综合影响人民币汇率,其波动幅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原材料从境外采购,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澳洲等海外市场。原材料采购合同、产品境外销售合同主要以美元计价结算。人民币价值的波动将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时,公司原材料采购形成的应付款项至付款期间、公司产品销售形成的应收款项至收款期间,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损益将直接影响公司经营成果。

  公司将持续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增加各业务板块在国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以减少对出口业务的依赖程度,逐渐放开国内市场的原材料采购量,缓解汇率因素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同时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好汇率风险管理相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业务,以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产生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浙江家得宝75%的股权和杉腾亿宏66.67%的股权,构成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该等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要在未来每年会计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浙江家得宝和杉腾亿宏未来经营中不能较好地实现收益,那么交易所形成的商誉将会有减值风险,商誉减值将直接减少公司的当期利润,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外,非同一控制下形成的商誉将会对公司未来年度的资产收益率造成一定影响。

  公司将密切关注浙江家得宝和杉腾亿宏的经营管理状况,及时控制风险,确保公司对外投资的安全和收益。

  经过十余年持续快速的健康发展,公司已建立了成熟的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运行模式,培育了一批理念先进、视野开阔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随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及本次募投项目的陆续实施,2022年收购浙江家得宝75%股权及杉腾亿宏66.67%的股权,公司的资产和经营规模已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使得公司在经营管理、内控制度、人才储备等方面面临更新更高的挑战。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管理能力,充实相关高素质管理人才,将难以适应未来的成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给公司带来相应的管理风险。

  针对有可能产生的管理风险,公司将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各板块业务的协同性,在制度建设、组织架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加强公司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进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优化人才队伍,提高管理水平。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家联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